1、Q8300 I3 AMD 640的性能差異不大。
2、Q8300四核四線程,主頻5GHz,L2 4MB,TDP 95W,64位處理器,支持VT-x虛擬化技術。性能相當i3 560/G3460 檔次,比i3 2100性能稍低點 。
3、Intel 酷睿2四核 Q8300CPU主頻5GHz,外頻333MHz,倍頻5倍,核心數(shù)量四核心,線程數(shù)四線程,制作工藝45納米,熱設計功耗(TDP)95W,一級緩存128KB,二級緩存4MB,64位處理器。
4、筆記本的i3處理器都是性能縮水的,這兩款二代筆記本i3處理器也就相當于臺式機 奔騰G860雙核 或 老款Q8300四核的水平。
1、FX8300是8核的高端推土機系列,性能完爆X4 760K的四核速龍,GT730是nvida入門級獨顯,性能比GTX750這種中等偏上的對象差的直接翻倍。
2、倍頻:Intel Core2 Q8300為5倍,A6 3670K為 27倍。二級緩存:Intel Core2 Q8300為4MB,A6 3670K為 4MB。核心數(shù):Intel Core2 Q8300為四核心,A6 3670K為四核心。
3、cpu就這兩個牌子 無所謂好壞都有自己的高中低三檔的產品。2 就這兩個cpu來說 好壞對你實際使用影響并不大 amd的頻率高 但是intel的架構出色。所以q8300要貴點 而且q8300的緩存大 計算能力很明顯出色。
4、,Q8300可以看成是Q8400的低一倍頻的CPU。2,Q8400要比AMD速龍640要好一些。
1、酷睿Q8300和酷睿i3的選擇,應該差不多。還是I3更新,稍強一些。I3的總線寬帶要比Q8300強,而且核顯功能更不用說。
2、手頭比較松的話建議選擇用8300。雖然說I3是所謂的智能處理器。但他的I系列的低端產品,而8300是酷睿系列的高端產品。而且8300是四核,I3只有雙核,對比下就知道了。一但到了處理多線程的時候8300的優(yōu)勢就明顯出來了。
3、i3雙核心,支持超線程,主頻高。在大部分應用中都能戰(zhàn)勝Q8300,并且制程領先,架構也進行了優(yōu)化,增加了一些指令集。功耗相對Q8300要低,尤其是IVB的i3。
4、Q8300處理器屬于Intel Core2 Quad(酷睿2四核)處理器,僅為四核四線程,不支持超線程技術,當然也不支持“睿頻加速”技術。
1、Intel Core i3-2350M 30GHz 跑分 2653 這款處理器也就是主頻差了 0.1GHz而已,性能差距很小很小 筆記本的i3處理器都是性能縮水的,這兩款二代筆記本i3處理器也就相當于臺式機 奔騰G860雙核 或 老款Q8300四核的水平。
2、酷睿i3 2350m是9年前的產品了,已經淘汰了,沒有什么可以評論的了,現(xiàn)在用來開機還是可以的,用來打游戲、辦公都會卡。
3、這還用說嘛,明顯是I3的好,就好像現(xiàn)在白米飯和炒飯,你會選擇哪個。P8800兩核心,兩線程;I3雖是兩核心,但是四線程。P8800是適用于筆記本的,I3是用于臺式機的。
4、您好 Intel 酷睿i3 2350M這款處理器是現(xiàn)在性能最好的i3處理器,不過也僅僅是相對較早的Intel 酷睿i3 2310M提升了200MHz的主頻而已,其他方面沒有改變。依然是i3的風格,不能支持睿頻,性能有限。
5、i32350m處理器的筆記本好。性能好,日常辦公使用性強。續(xù)航能力很棒,按鍵使用感極佳。建議去實體店購買。
6、I32350M是筆記本的CPU,插槽是SocketG2I52430M。這款cpu是可以拆卸的。可以升級成i52540m、i5-2450m、i5-2520m、i7-2640m、i7-2670qm、i7-2820qm這樣的cpu。從理論角度出發(fā),通常情況是可以換CPU的。
Intel處理器的外頻高低直接影響了內存性能,所以綜合來看,主頻和內存性能都是Q8300占據優(yōu)勢。
當然是I3好了,I3是32納米工藝,Q8300是45納米工藝,還有I3有三級緩存Q8300沒有。
酷睿Q8300和酷睿i3的選擇,應該差不多。還是I3更新,稍強一些。I3的總線寬帶要比Q8300強,而且核顯功能更不用說。
已經停產被淘汰。所以說,不一定是四核就比雙核強勁。因此,強烈建議選擇酷睿i3 3240,功耗發(fā)熱更低,性能更強,而且更便于日后升級。
酷睿Q8300:核心類型Yorkfield,接口類型LGA775,CPU針腳數(shù)目775Pin,多核心四核,制程工藝45納米。
當然是I3好了,I3是32納米工藝,Q8300是45納米工藝,還有I3有三級緩存Q8300沒有。
二者各有千秋。酷睿Q8300:核心類型Yorkfield,接口類型LGA775,CPU針腳數(shù)目775Pin,多核心四核,制程工藝45納米。
手頭比較松的話建議選擇用8300。雖然說I3是所謂的智能處理器。但他的I系列的低端產品,而8300是酷睿系列的高端產品。而且8300是四核,I3只有雙核,對比下就知道了。一但到了處理多線程的時候8300的優(yōu)勢就明顯出來了。
其次是頻率和緩存,另外架構也是一個重要指標,只是不能以直觀的具體數(shù)據表現(xiàn)而已。
i3雙核心,支持超線程,主頻高。在大部分應用中都能戰(zhàn)勝Q8300,并且制程領先,架構也進行了優(yōu)化,增加了一些指令集。功耗相對Q8300要低,尤其是IVB的i3。
初次見面,請?zhí)顚懴滦畔?